什么是Physical Based Rendering? PBR到底包含什么?
一般离线渲染中PBR包含内容很多,从材质到灯光到曝光等。但是,在很多游戏PBR教程中从microfacet model,BRDF, 材质属性,辐照度开始讲,有时候也只讲材质。个人感觉对于新手来说很容易一下就掉入细节中,感到挫败和丧失兴趣。同时比较肤浅,没有考虑到PBR的各个方面。
由于实时计算机图形学有着硬件性能的限制,导致对于PBR不像离线有蒙特卡罗路径积分等统一的方法,而是对于各种特殊问题都有很具体的特殊解法,也更造成容易掉入细节中。
笔者这里尝试从光路开始分析,不用数学公式。从直观角度描述基本概念,讲解PBR有什么问题,在实时领域是怎么解决的?从而让读者快速得到一个宏观图景。
1. 渲染方程
尊重一下历史,我们从最著名的Kajiya渲染方程讲起。
一个非常暴力的简化:渲染方程讲了一件事:我们看到的光线,可以分解成哪些部分?
忽略掉积分,可以写成这样一个形式:
Lo = Le + Li * Fd,
翻译成人话。看到的光(图Lo) = 物体表面发射的光 + 物体表面受到的光(图Li)*物体反射光的能力(图Fd, 常称为BRDF)
这就很好办了,我们只要知道了光源Li(物体表面的受光情况),以及材质Fd(反射光的能力如何,BRDF),就能渲染了!
2. 材质与光路
材质反射光的能力如何?
我们对于进入材质的光路逐一分析
给它们起个名字:
- S, Specular, 光线在物体表面就反射
- D, Diffuse,光线折射进入浅层表面就被反射,这个深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所以一般认为是在表面
- SS, Subsurface Scattering, 光线折射进入深层表面就被反射(散射)了
- TS, Transmission Scattering, 透射过程中发生了散射
- T,Transmission,透射过程中又穿出去了
- A, Absorption,光线被吸收了
这些项就是光线所有的可能性。它们加起来总和等于入射光。那么上文说的BRDF,我们可以拆解成每一项都有BRDF。
注意的是,出射方向只表示一种可能性,不代表必然发生。
不同材质中,这些每一项的占比是不同的,几个例子:
- 铝板,只有S和A
- 木板,S和D占绝大多数
- 牛奶,SS+S+D占绝大多数
- 毛玻璃,TS为主,其他几项都有
我们可以对材质进行分类:
- 不透明 vs 透明 vs 半透明,前者不会有SS,TS和T项
- 金属 vs 非金属****,前者只有S和A,进入表面的全被吸收。后者每一项都有可能。前者的S项会对不同波段不一样,造成彩色高光。而后者的S项是均一白色的。
那么最简单的情况,只考虑不透明材质。那么光路就很好办,只有Diffuse vs Specular��两项。
人们发现,可以在模型中把金属和非金属结合起来,用一个统一的模型描述它。这样有金属度的参数我们就能统一不透明物体的公式。
有统一模型当然最好了,要不然每个情况特殊处理太复杂。不幸的是,其他很多材质都不能用统一模型描述。
对这种情况,人们定义不同的公式描述Diffuse和Specular两项。
- 为了描述Specular, 人们为了描述表面粗糙度,设计了微表面模型Microfacet来定义法线和高光的分布,这也就有了GGX, Cook-Torrance之类。后来还有multiscatter的考虑等等。
- 为了描述Diffuse, 设计导出了Lambert, Oren-Nayer之类模型。以及最近热门的multiscatter的考虑。
对于其它的物体,没有统一模型,有很多特殊情况。就又衍生出了不同的模型来描述,比如:
- 半透明物体,会有SS项,人们就发明了预积分和屏幕空间模糊等等技巧模拟。
- 布料,由于表面会有毛绒,导致一般的S和D项模型不能描述,人们发明了比如Ashikhmin等模型。
- 毛发,由于是一根一根的,一般模型不能描述,人们发明了Marschner等模型
- 车漆,有两层Specular,人们发明了一些多层高光的模型。
- 毛玻璃,主要是TS,比如一般就用模糊背景的方式模拟。
材质(BRDF)这方面一直在演进。虽然最早2012年Disney BRDF引发的风潮开始已经8年过去了。
直到最近(2019)仍然有很多细节的问题,比如不同BRDF的Multiscatter怎么做?
这也是PBR中大家最关注的一方面,与美术制作关系最大。因此很多地方是从BRDF开始讲的。
3. 光源与光路
我们分析一下物体表面受光的情况,表示出所有光路的可能性,做一个分解。
简化起见,我们暂且把太阳和云定义为光源。(后面我们可以拓展到云是受光物,只有太阳作为光源),记为L。
物体表面的作用中,Diffuse记为D,Specular记为S,Transmission记为T。最后,眼睛记为E。
我们可以对这些光路与物体表面作用的次数进行归类:
- 1次: LDE, LSE,这一类只有一次反射就到达了眼睛
- 2次+:LDDE, LSDE, LTTDE,这类经过了两次多次达到了眼睛。
还有一个特殊的:
无法一次到达眼睛的光路,比如LD2D3E,是这个光源的阴影
这些光路可以无限递归下去,但是,我们做实时图形学不能考虑所有情况,只能做简化。
同时我们注意到,同一个点会受到很多物体的影响。比如B点,会受到光源C和F影响,附近物体光照D。我们也需要做简化。
这里就有了几个简化:
- 直接光照 vs 间接光照,我们考虑光路与物体表面作用的次数。一次是直接光照,比如上图LDE。两次以上是间接光照。一次的是好计算的,多次的一般没有实时算力,要做预处理。
- 阴影 vs 非阴影,我们考虑他们第一次到达受光物体后,能不能到达光源。不能的就是阴影,比如上图LD2D3E。
- 精确光源 vs 环境光源,有具体形状的光源是精确光源,比如上图L1,比如点光源,spot light;环境光是环境光源,不仅仅是一点入射,而可能是各个方向都有,比如上图L2。
- 静止光源 vs 运动光源, 这基本是为了性能做的划分。静止的永远是好办的,我们可以预处理它们,但是对于运动的光源就要想办法模拟了。
同时又加上BRDF的分类,比如不同的光照对于Diffuse和Specular的简化方法是不一样的。
这样每种光源类型对应每种BRDF可能产生指数级爆炸的特殊处理技巧。
距离来说,对上面说的这些光源分类,人们发明了很多方法解决它们。
考虑精确光源vs环境光源:
- 怎样采样复杂的精确光源比如矩形光源,球状光源,圆形光源?带出了LTC等。
- 怎样采样环境光?带来了球谐SH, 基于图片的照明IBL,屏幕空间反射等等技巧。
但是,上面这些方法并不能处理所有所有类型的BRDF。这就有了各种问题,比如
- 面光源(LTC)对于不同的BRDF怎么解决,如何预处理?
- IBL对于不同的BRDF怎么解决,如何预处理?
考虑静止光源和运动光源。静止光源我们一般可以预处理。
- 运动光源一般要用上面提到的精确光源和环境光源各种技巧了
- 静止光源,无论几次光路,对于Diffuse部分都可以烘焙基于辐射度的lightmap。这无论精确还是环境光。
- 静止光源,一个更简单的方法,对于Diffuse部分可以做球谐SH。对于动态光源,我们可以做PRT预计算一些不同光照的结果。
- 静止光源的Specular部分有反射球等预处理方法
- 更为统一和更大开销的基于体素的GI方法
- 硬件性能不支持很多运动精确光源怎么办?就有了各种Tile-based, Cluster-based
对阴影,要考虑
- 精确光源的阴影怎么做?怎么表示半影?PCF之类。对于远距离阴影怎么做?CSM,DistanceField之类。
- 近距离的材质上的阴影怎么做?Contact shadow之
- 环境光源的遮蔽怎么做(环境光遮蔽,AO),这有各种屏幕空间AO和预处理的技术。
- 大面积光源的遮蔽怎么做(直射遮蔽,DO)等问题,也有各种预处理的技术。
最后,怎么协调这些方法?
- 比如对于环境光Specular,可能会有全局的IBL,局部的IBL,屏幕空间反射等很多组成部分。怎样保证三者都使用的情况下,整体还是能量守恒的?
这部分更关系到引擎的实现,这不是美术人员能够控制的。这相比于写一个材质,是一个更大更复杂的工程。
我们对比一下离线的情况:上面这些二分完全不用考虑,直接Path Tracing就完事了。
4. 介质与光路
物质只是介质的一种简单抽象:石头,木头,塑料这些物质,我们可以把他抽象为一个表面,因为它只有Diffuse和Specular,
但是,牛奶,水,云,雾这些物质,有的不会有具体形态,有的厚度会影响与光线的作用。因为它们与光照作用有Scatter, Transmission的项。
我们再次回到微观,因为一般这种介质都比较稀疏,我们可以把它们抽象为一些稀疏的粒子。
当光照射到一个粒子上,可能向任何方向发生散射Scatter。类比于表面介质的BRDF,我们定义相函数Phase Function来表示这种散射。
这里人们就发明了各种相函数,Mie, Reyleigh, Henyey-Greenstein描述不同物质。当然这是微观角度。在更宏观一点可以把相函数的统计分布归纳为BRDF。
由于散射的路径非常多很复杂,而实时又不能做蒙特卡洛积分模拟,就有了各种简化和近似的处理方法:
- 指数雾,高度雾
- RayMarching的方法
- 基于体素的方法
从这个角度再看上面提到的一些特殊材质,比如半透明物体,相比于离线的模拟,实时中SSS的模拟非常简化和Dirty了。
5. 物理量与测量
上面定性分析了PBR中面临的问题,但是定量如何?
图形学的一般方法是,一方面进行真实数据的测量,另一方面进行理论建模,让理论建模达到测量结果。
我们不能随便给灯光和物质参数,而是应该参考现实世界的测量结果。这也是PBR的一个核心思想。
对于光源和受光情况分析,人们定义了一些物理单位,引申出一堆光度学的定义,radiance, irradiance, lumimance等等。一方面为了匹配公式的量纲,另一方面是为了个测量提供一个依据。
- 我们可以测量物质表面接受到不同irradiance时反射的radiance是多少,然后用理论建模和公式模拟这个测量结果。这样得出的BRDF就是基于物理的。
- 我们可以测量不同灯光的亮度如何,这样在场景里就可以还原出真实世界的光照,
直观来说,对于材质,肉眼看到的颜色,就是材质本身的颜色吗?我们可以测量出物理量的。比如,
- 金子的Specular颜色,
- 石头的Diffuse颜色
它们应当是什么,都应该有测量依据的,不能随便指认。
最后,相机的参数同样需要通过物理定义。我们将光的能量全用物理单位表示了,但是如何感知光线,这个过程是不是物理的?
比如,什么曝光什么快门可以取得和人眼近似的结果?怎么用EV来表示曝光?
以及,人眼对不同亮度的感知是连续的吗?这就发明了一系列后处理算法,以及这些算法是不是正确的考虑:
- 曝光自适应
- 局部曝光
- tone mapping
6. 总结
笔者这里反思的是,常在引擎中声称使用了PBR流程渲染,其实只用了最基本PBR的BRDF。对于灯光和光照不加考虑,对于材质的参数也不加核对,对于介质比如云雾,用粒子面片叠加的方式来模拟,这真的物理吗?就算我们所有引擎实现是PBR的,但是怎样教导美术生产人员理解并遵守?就算我们实现了PBR,但这和美术方向是一致的吗?如果不一致是因为我们实现错了还是要否定PBR呢?
笔者虽然接触PBR多年了但有时想给人讲清楚仍然有时候自己感到困惑,重新梳理一遍PBR的脉络,自己画了点插图,作为总结,也希望对读者有帮助。
笔者这里梳理的也并不尽完善,尤其没有给很多更详细的参考。
参考
An In-Depth look at Real-Time Rendering
https://learn.unrealengine.com/course/2436622
Moving Frosbite to PBR, 2014年的文章了。PBR在游戏中应用的起步阶段一个很好的综述。
比较新和完整的PBR实时实现,来自Google Filament, 2018年
https://google.github.io/filament/Filament.html
Advanced in Rendering, Graphics Research and Video Game Production, 2019 i3D的keynote,主要是当前渲染和PBR的一些挑战
http://i3dsymposium.github.io/2019/keynotes/I3D2019_keynote_StephenMcAuley.pdf
这里总结了到2019年为止主要的PBR参考。